-
产品专题丨博安达环境监管网格化产品介绍
2018-08-31
-
政策背景
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将本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格,逐一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监管方案,各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要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划分监管等级,健全监管档案,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
2018年8月,为提高重点区域环境监管效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态环境部宣布启动“千里眼计划”,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工作。
产品简介博安达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设,以社区为基础划分网格,按照市级关于“建立市级负责督查稽查、区级负责执法检查、街道负责日常巡查的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体系”的精神,整合环境监管资源,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体系,逐步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环境监管执法反应快、全覆盖、无盲区,有力维护环境秩序,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
系统特点空间网格体系全覆盖根据城市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法定基础、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无缝拼接、相对稳定等原则,通过地理空间对环境监督管理的网格划分和网格编码,使网格单元的构建和管理规范化,实现网格单元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调用。同时将环境监管职责和工作任务划分明确,每项任务、每个环节落实到网格落实到人。
网格管理对象精准化针对环境管理特点,全面梳理网格管理对象,包括污染源类、风险源类、敏感点类、水气站类等;并对网格管理对象进行分级管理,区分重点监管对象,划分监管等级,健全监管档案,实现对环境管理对象的差别化、精准化环境监管。
网格监管事件全方位实现对突发环境风险应急事件、信访投诉事件、日常监管事件等的动态全方位管理。同时建立网格监管事件分类分级处理流程。实现环境监管事件管理的全覆盖,做到环境管理无死角。
网格监督管理高效化全覆盖考核各级环保部门、协作单位、街道、联动执法人员、网格责任人员,实现考核网格全覆盖;同时将环境信访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在线监控系统等系统接入网格受理平台,动态高效采集每个网格内污染源排放、公众举报、现场检查、现场取证等污染源环保信息,为环境联动执法、污染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典型案例部 级:生态环境部
地方级:珠海市环境保护局、韶关市环境保护局
区县级:深圳市南山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江阴市环境保护局、昆山市环境保护局、东营市广饶县环境保护局、厦门市集美环境保护局
案例简介“2+26”城市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管理平台2017年起,博安达专项开发了环保专项督查APP和后台管理系统,科技助力京津冀周边“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专项巡查行动。在2018年8月启动的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中,通过在环保专项督查APP系统中叠加热点网格,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全行政区域的PM2.5年均浓度较高的热点网格进行重点监管,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精准监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支撑。
通过借助科技手段,将实现在北京指挥部就可找出“2+26”城市、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PM2.5浓度比较高的地区,还可第一时间发现哪些地方存在环境问题,通知相关地方检查找出问题,从而提高监管效能,“按图索骥”对网格中的高污染排放源组织精细排查和精准打击。
昆山市环保局生态网格监管平台昆山市环保局生态网格监管平台,作为昆山环境治理的一个“智慧抓手”,结合市级后台系统与智能执法终端,通过一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方式建设全市企业环境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环境监督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发管理”的转变,助力监管企业履行环境监管属地责任,助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方面,实现全市企业环境监察管理业务的全覆盖,有效增强定点施策、科学施策、果断施策的智慧和科学支撑。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网格化平台2017年12月7日,博安达承建的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环境监管网格平台正式完成验收。博安达作为承建单位,严格遵循平台顶层设计要求,信息化整合移动执法、视频监控、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和空气自动监测站,将数据监测、视频监控和水质预警等功能融为一体,包含污染源、智慧环保、网格监管、行政执法等9个功能模块,建设完善了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环境监管网格平台。
广饶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设,广饶县构建三级网格监管责任体系,由市级负责督查稽查、区级负责执法检查、街道负责日常巡查。
据悉,广饶县通过该平台先后组织开展了窑炉专项整治、纳污坑塘、秸秆禁烧、重型柴油车污染管控、冬季异味综合整治、10吨以上燃煤锅炉整治、胶东调水沿线污染治理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实现了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能够全面高效地调度全县环境执法资源,为从源头减少环境隐患、促进当地环境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厦门市集美区网格化大气污染监控平台2017年底,厦门市集美率先建成全厦门市首个区级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控平台,博安达作为承建单位,通过科技手段助力集美区打造实时监控的“千里眼”,让大气污染监管更加高效、精准。该平台以按照3千米×3千米划分网格的划分标准,在全区共设置了约20个自动监测微型站。通过手机,职能部门人员就能随时查看每个监测点的实时指标数据,一旦哪个出现点位监控数据超标,系统会发出警报并启动污染源溯源,通过进一步摸清污染成因,有效应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空气质量关系着老百姓的一呼一吸,同时也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直接体现。集美区多举措提升空气质量,加大力度推动“蓝天工程”,收到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集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018年1-5月位居全市之首,空气优良率高达98.6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55%,进一步捍卫了“厦门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