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如何倒逼环境管理方式转型——2016年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召开
2016-09-09
-
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的推动绿色发展”。9月8日,由中国环境报社、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福建省环境保护厅主办,深圳市博安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6年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在厦门庐山大酒店顺利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出席会议。来自地方的环保厅局长,地方环保宣教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新媒体业界人士,网络名博、环保民间组织负责人等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6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聚焦新媒体时代的环境共治,信息共享与舆论引导。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慧环保手段实现环保信息共享,促进环保管理转型也成为此次大会的重点讨论议题。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翟青
大会首先由环保部副部长翟青讲话。翟部长表示当前的环境保护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工作者们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各级环保部门的相关信息化建设能力也需进一步加强。在随后的发言中,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也指出,新媒体是促进信息公开和工作参与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推动大数据新媒体时代的环境共治。比如环保微信举报的开通,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反映身边的环境污染。对企业而言,微信举报的开通就是让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时刻暴露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对政府环境执法部门而言,也倒逼其执法方式的转型,“哪里有污染,就往哪里查”。
深圳市博安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恒俭(右一)
在大会的主题对话“如何通过智慧环保实现环境信息共享,促进环境管理转型”中,深圳市博安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恒俭代表企业上台与来自各省市环保局领导、信息中心主任和大学教授一起分享观点。王总说,目前环境数据的公开很多是烟囱式分布,企业数据公开、环评公开、污染源监管公开等,信息分散,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开渠道,公众看起来很麻烦,甚至会怀疑政府对信息公开的真诚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发布平台,打通环保工作的各项业务,让所有信息集中起来,便于老百姓了解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再往深里说,还要将这个平台变成一个业务协同的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业务流程进行再梳理,打通各项业务渠道,提高环保工作的综合管理。
接着,王恒俭董事长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环境管理着手的工作都是点,成效是慢慢显现,而老百姓能明显感受到的却是大环境的改善,例如空气、水和土壤。如何让一点一滴的小改善也触动老百姓的感受,让更多的人和组织参与到环境保护这个大课题来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分析和转换应用是关键。信息化不是简单的上一个系统,买一套软件;物联网也不是加几个传感器,收集传输点数据。它是一种共享、包容、分工、协同和融合的管理新思维,在这种新思维的引导下,结合现实工作情况,把大数据分析利用好,转化开发出符合老百姓心理需求的应用,从而带动整个环保工作和环保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