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安达——让生态环境更美好

贵州省“环保云”建设内容详解

2015-03-27

随着经济快速提升,贵州省正处于发展加速期、结构调整期、改革攻坚期,未来贵州省如何在资源有限、环境约束下,取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环保人的一个重大挑战。2014年,贵州省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抓好大数据应用示范工作,年内启动环保云、电子政务云、工业云等“七朵云”工程。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遵循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原则,秉承信息强环保的理念,将“环境保护”与“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结合,打造“七朵云”之一的“环保云”,创新环境管理和公众服务的工作思路,创新构建全国领先的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贵州模式”,快速提升全省环保监管水平、服务水平、决策水平、互动水平。

1 环境公众应用云

 

环境公众应用云,囊括网上办事大厅和公众云门户两大平台,构筑公众与环保部门互动桥梁。环保部门通过环保公众云门户发布民众关心的环保动态、环境信息;公众利用场景式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环境业务咨询及申办服务。云平台自动推送功能将公众申办的业务信息推送至电子政务云办理平台,经环保部门网上处理,再将办理状态实时显示、办理结果及时推送至公众应用云门户。

通过全流程网上应用云平台,实现业务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提交材料、网上查询办理结果、网上接收环境信息,公众足不出户即完成全程业务办理,掌握全面环保动态资讯,实现便民服务、追求贴心为民。

2 环境电子政务云

 

环境电子政务云,打造全省统一的环保云上办理平台,囊括云桌面、云数据中心、云办理平台三大应用,将环境管理能力提升到信息化、高效化、智慧化的层面。

 

3 环境移动应用云

环境移动应用云结合先进的移动互联、移动通讯、GIS、GPS等技术,将传统的环保工作与智能终端无缝结合,构建移动执法平台和环保云APP应用平台。

 3.1 移动执法平台

环保移动执法平台应用移动互联技术,将各项环境执法业务等进行任务式管理,实时全流程跟踪管理执法任务,规范监察执法程序,提高监察执法效率,实现执法任务的闭环式管理,更快速的处理处置环境违法行为,切实防止环境恶化。

3.2 环保云APP应用平台

 

面向公众、探究政民互动新模式,建立环保云APP应用平台。公众下载环保云APP至手机端,即可随时、随地查看每日环境质量状况,随时、随地咨询环保问题,随时、随地、随手拍录环境违法行为,随时、随地提交环保投诉信息,使每个公众都成为移动的、无所不在的环境感知器,随时、随地监督环境行为,敦促排污企业自律。

多平台、多手段信息展示及政企民互动模式,丰富市民参与环保的热情和手段,搭建政府、企业和市民移动互联的云技术桥梁,实现公众一键反映、环保部门一查到底、环境状况一体监控的环保新局面,真正实现政府环保管理和企业深化减排双丰收。

4 环境自动监控云

建设环境自动监控云,对全省37个监测点位的地表水水质、32个国控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454家重点污染源排放进行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控,可以更方便、准确地反映出环境质量、企业排污变化情况,环境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企业排污状况。一旦出现监测数据超标情况,监控系统会自动启动报警程序,并自动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环境管理人员,大大提高了对环境的掌控能力和污染应急处理能力。

5 环境地理信息云

建设环境地理信息云,基于GIS、RS和GPS等技术,实现环境业务数据基于“一张图”的分析、应用和展示。纵观于整个系统,全省环境信息尽收眼底,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环境自动监测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环境保护专题数据等环境信息能够基于“一张图”全部显示,实现各类环境管理对象的全方位自动监控。环境地理信息云运用了三维建模技术,使重点污染源现场环境全部立体化,结合环境自动监控数据的集成,实现污染源的精细化管理与决策。利用环境质量模拟预测功能,能够对环境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迁移等进行模拟,为环境治理与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提供相应科学依据。

同时,贵州省环保厅引入无人机航拍技术,可为环境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影像分辨率最高可达0.04米,通过对影像资料的判读和分析,可判别污染源类型、风险单元分布、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