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落实执法责任?如何规范执法行为?如何提高执法效果?深圳移动执法系统显身手
2011-09-14
-
广东省深圳市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投入使用4年来,深圳市环境监察支队利用这一系统共完成任务近5万个,其中现场执法任务近两万个,预警类任务两万多个。
如今在深圳,移动执法PDA手机是环境监察人员从事环境执法、排污收费和信访投诉处理的必备工具,移动执法系统成为了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每月生成月报,方便内部管理
每到月初,《综合办公及环境监察业务办理情况月报》就会按时出现在相关领导的办公桌上。移动执法系统每月生成月报,内容包括执法检查、行政处罚、排污收费、环境信访和危险废物交换等。深圳市环境监察支队队长黎晓涛介绍说,月报制度使相关领导可以及时掌握全支队、支队各科室和某个人环境监察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有效加强了支队内部的管理。
据了解,这套系统还可以对月报表的数据和情况进行智能分析,从而方便了相关方面及时查询统计环境监察相关数据,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据悉,这套系统是原深圳市环保局在2006年对污染源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全覆盖责任体系监管的基础上,于2007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在系统全面性、技术先进性、操作实用性和方便性等方面,深圳走在了全国前列。
责任更加明确,行为更有约束
深圳市环境监察支队监管的市管污染源有600多个,每名执法人员管理哪些企业、每月需要去现场检查几次等信息,只要登录移动执法系统,就可以一目了然。
“我们可以通过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每月定期接收环境监察任务,并利用执法终端和执法平台完成相关环境监察任务。”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周国龙告诉记者,移动执法系统由PDA手机端的环保执法通系统和PC端的后台支撑系统组成。任务完结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数字环保系统自动进入移动执法系统,生成新的部件和监管责任人。
同时,支队通过移动执法系统的稽查考核功能对各执法人员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每月一次的考核通报。一旦不能按期完成工作,就会被通报并影响绩效考核成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
移动执法系统PDA手机终端的GPS定位功能也使执法人员更加自律。因为,每名执法人员的实时工作时间及历史的工作路线都会被记录。同时,相关人员未完成任务,在完成时限到期之前3天系统会通过短信预警,过期未完成,系统将逐级向上一级领导报警。
黎晓涛总结说,移动执法系统建成后,污染源有人管,执法任务有落实,执法行为有约束。
规范执法行为,堵塞管理漏洞
“为加强廉政建设,规范环境监察执法行为,我们主要采取了制度保障和技术防范两项措施。”黎晓涛说,技术防范手段之一就是充分运用移动执法系统,堵塞管理漏洞。
他告诉记者,利用移动执法系统规范执法行为,就要做到“三确定”,即确定现场检查标准化流程,确定采样记录标准化流程,确定违法行为发现处理标准化流程。
在移动执法系统中,支队首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进行了分类,分为三大类(正常、异常、核查)、11小类(工业废水、废气、电厂、其他、异常询问、市政行业核查等),并对不同污染源类型制定了统一的执法表格。同时,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与一般污染源的监察频次作了明确要求,有效保证了执法的规范性。
采样是环境执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样过程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执法的公正。为此,支队要求现场执法人员在采样过程中必须进行封瓶且同步记录到移动执法手机中,并采用条形码进行统一编号,最后由监测部门将监测结果直接传输至移动执法系统进行处理。这些措施有效防范了执法人员更换样品或擅自毁掉样品等违规行为。
针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支队在移动执法系统中形成了一个闭路循环。即执法人员在发现违法行为后均须用移动执法手机做异常询问笔录,笔录提交后无法再更改。同时,违法笔录在移动执法系统中将自动生成一项跟踪任务。执法人员必须做好跟踪,直至提交处罚建议后,调查任务才终结。这项流程有效规避了执法人员事后更改笔录和对违法行为不处理的行为。
实现网格管理,提高执法效率
移动执法系统以人居环境委数字环保系统为支撑平台,实现污染源管理网格化,将污染源名称、地址、审批、监测、处罚等信息纳入移动执法系统,并达到互联互通的功能要求。
当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执法时,通过登录PDA手机终端就可以随时取出这些信息,并使用PDA手机的拍照、录音等功能完成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切实提高了执法效率。
同时,执法人员还可借助在线监控系统,在PDA手机上查看企业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流量统计等实时数据和视频图像,随时掌握企业的生产排污状况,达到全天候监管污染源的要求。
数据最有说服力。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投入使用4年来,深圳市环境监察支队利用这一系统共完成任务近5万个,其中现场执法任务近两万个,预警类任务两万多个。全市共查处违法行为12047宗,限期治理和整改企业10580家。
“如果没有科技力量,单凭几十名执法人员,要达到这样的执法效果是无法想象的。”黎晓涛对这套系统很是推崇。他总结说,系统的建成使深圳环境执法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为环境监察执法提供了稳定的技术保障,促使深圳市环境执法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落实责任、规范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