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环保网格化监管,加快推进“绿色广饶”升级
2018-05-09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扼制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可谓现实而紧迫。
在党十九大上明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智慧社会的两大战略部署,可以看出,国家对环保和智慧运用普及的高度重视。同样,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融合,可为环保注入更多新动能,发掘更广阔的智能化环保应用空间。
博安达作为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多年环保信息化服务经验和环保系统实施经验,在广饶县环保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中,将物联网、云计算、GIS、遥感监测、海量数据挖掘、空气预测模型、环境模型模拟等信息技术融入到智慧环保服务中,助力环保科学发展。
创新驱动,全覆式网格化监察
广饶县隶属山东东营,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是山东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以工业发达闻名,并且连续多年被列入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
近年来,广饶县为做好环境治理,以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居更佳”为环保蓝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年底,广饶县政府提早规划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开始积极探索网格化环境监管,提出了集合实时监控、超标预警、行政执法、网格监管、环境地图、指挥中心等九大功能的监管功能规划。博安达作为承建单位,在熟练运用多年移动执法、视频监控、水质在线监测、空气自动监测等信息化平台建设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承建了广饶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深入并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各自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助力提升环境监管效能。
动态数据,实时掌控监察动态
在大数据、云计算先进技术支撑下,平台实现了对县域污染源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发布,实现对污染源底数,熟悉主要环境敏感区域、主要环境风险隐患点及群众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等的实时掌控和统一监管,同时,基于数据的即时直观可视,也实现对重点企业和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反应应对,为精准监管提供数据保障。2017年,广饶县对污染源数据库按照工业企业、风险点、自然人及散乱污进行了逐个梳理,污染源数据一点一档,形成了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共享中心。
目前,监管系统中录入污染源1369家,涉及化学制品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等51个行业,每个污染源信息自动关联环境信访、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业务信息,形成了整个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的基础数据库,为环境执法监管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基础,各级网格间实现了监察数据的传输共享,实现了网格内环境问题全程动态监管,大大提高了监管执法的工作效率。
共享融合,流程整合更增效
广饶县网格化监管平台采取“统一建设、县域共享”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机制,通过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进行操作,按照任务派发、处理上传、完成办结的运转模式进行流转办理,方便各部门之间协同办公,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流程互通,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执法人员可通过手机终端将检查情况、现场照片、附件等及时上传至网格化平台,自动形成电子档案。环境信访通过平台派发任务至执法中队进行业务协同,大力优化整合了跨部门流程,推进了各项环境工作有序开展。
移动执法,让管理更精细
据了解,现场执法目前以智慧移动终端为手段,以污染源检查为主线,将现场检查记录、取证数据(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实时上传到系统中,形成完整档案。针对不同环境违法问题设计了对应办理流程,可实现下达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或执法联动等功能,并且全流程均通过网格化平台流转,问题处理完成结案存档,各个功能模块自动建立台账,并自动关联到污染源数据库,在相关功能模块的台账中均能查询,实现统一存储、多路径查询。同时,系统中对行政执法程序、案卷模板等均精心设计了规范统一和自动检测设定,规避重复录入,大大提高了现场执法效率。
可视化展示,辅助平台促运转
广饶县环保网格化监察平台中除完善业务功能模块外,还规划了环境地图、指挥中心、队伍管理、统计考核、环保手册5个辅助展示模块。其中,环境地图和指挥中心可直观展示广饶县污染源、环境信访、行政执法等数据分布情况,为科学调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队伍管理对执法人员信息进行统计,包含基本信息、考勤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信息展示。统计考核自动统计分析整个平台数据,为年底任务考核提供依据。同时,系统中提供了环保手册,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常用文书、相关文件分类管理,一键便捷可查。
目前,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实现了广饶县环境监管工作的智慧化、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不仅能全面高效的调度全县环境执法资源,还可从源头减少环境隐患,促进广饶县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发展绿色经济和守卫碧水蓝天提供了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