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达Ⅲ”背后,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机制如何发挥效用?

2024-06-05

5月24日,江苏省苏州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支撑平台入选“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典型应用案例。平台获奖的背后,是阳澄湖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历史性成绩,湖心国考断面水质由往年的IV类提升至2023年的III类。

面对当地河网密集、工业企业众多的治理难题,苏州市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通力合作,严格落实国家“三水统筹”的保护要求,创新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打了一场漂亮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科技助力,关联分析,挖掘深层次问题

在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阳澄湖流域总磷遥感反演结果示例图。底图是阳澄湖流域的卫星影像图片,图中蓝、黄、红等色块清晰地反映出不同位置的总磷浓度情况。

那么,远在高空的卫星是如何对地面流域的总磷浓度进行遥感监测的?“水质遥感反演主要借助光谱特征信息和水体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反演获取水质情况,具有监测范围广、时间同步、成本较低等优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张文静告诉记者。

通过卫星水质反演与地面采样监测结合,精准识别水质异常区域,这样的实践只是苏州市运用先进技术发现问题的一个缩影。按照“受纳水体—入河排污口—排污通道—污染源”全过程监管的路径,苏州开展了一系列水环境监测溯源工作,为全市重要河湖来了一次“全面体检”:

利用无人船对水质异常河段进行暗管排查等工作,获取违法违规排污线索;通过水基因分析开展水污染溯源,初步判断污染水体及入河排污口污水来源;前往水质异常河段核心汇水区,结合水基因溯源结果进行污染源详查……

除去先进技术手段的助力,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抽丝剥茧,通过逻辑关系的分析和处理,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也尤为重要。

在苏州市城镇水污染治理工作中,一个名词非常关键:水污染物。2021年开始,苏州市开展城镇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工作,其内容便是从城镇生活“水污染物”收集量入手,引入校核浓度,由“水污染物量”推算“污水量”,并进一步计算城镇生活污水有效收集率。

“受到排水管道混接错接、雨污合流等因素影响,单靠城镇污水处理率并不能真实反映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以城镇生活‘水污染物’的收集水平反推城镇生活污水收集量和有效收集率,是现阶段评估城镇生活污水收集情况相对科学、有效的手段。”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彭硕佳介绍。

数据的关联分析,可有效支撑问题发现。“通过关联分析城镇污水处理厂逐日进水污染物量随降雨量的变化,与非降雨期间做对比,可以大致估算降雨引发的污水溢流量;通过分析各污染指标协同变化、主要污染物空间分布、入湖污染物通量变化以及内源释放指示指标情况等,可找到阳澄湖水质波动症结。”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水处处长陈建宁说。

综合施策,三水统筹,确保治水见成效

为了提升水环境治理措施的精准性,苏州市对重要水体和重点领域行业分类施策,其中纺织行业的“一行一策”便极具代表性。

“苏州市纺织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均占江苏省纺织行业的三分之一,曾经存在污染治理效率低、企业排污指标紧张等问题。传统纺织业能否实现绿色转型提升,直接关系到苏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郭黎卿介绍。

2017年以来,相城区通过重拳出击,猛药治疴,关掉27家印染企业。2023年,吴江区淘汰低端低效喷织企业828家,涉及喷水织机56372台,全面推动拟保留类喷织企业的整治提升工作,以提升改造、分类整合、淘汰关闭三种方式提升各乡镇喷织废水终端处理能力,积极探索打造现代织造产业园区,吴江区喷水织造企业逐步走上绿色高端纺织路线。

推动问题解决,需要分类施策的精准治理,也需要“大处着眼”的系统考虑与谋划。而在苏州,要确保治水见到显著成效,“三水统筹”的理念必不可少。

为进一步修复水生态系统,苏州市从2021年开始实施阳澄湖万亩水生植被修复试点项目,计划重建湖区水生植被1万亩,以此来净化水质和提高水环境容量。“我们种植阳澄湖原生沉水植物群落,包括苦草、黑藻、金鱼藻、穗状狐尾藻等。”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处长黄延成说。

两年多时间过去,阳澄湖水生植被修复情况如何?2023年开始,苏州市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进行阳澄湖水生植被种植情况调查和种植效果评估,这也是苏州开展全市河湖水生态摸底调查的工作内容之一。“结果显示,恢复区水生植物生物量、盖度、种数等较工程实施前显著增加,恢复区种植的水生植物对削减阳澄湖水体中总磷确实具有一定贡献。”苏州相城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林伟告诉记者。

与水生态修复同步的,是对阳澄湖水环境、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十四五”以来,阳澄湖流域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新建污水管网26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率逐步提高;采取控排和物料替代等措施,推进涉磷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有效削减工业企业总磷排放3.92万吨;沿湖1公里范围内全部完成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和农田退水监测,并开展农田退水循环利用试点……

“阳澄湖作为养殖湖泊,同时也是浅水湖泊,其水动力复杂,外源输入多,能够‘达Ⅲ’是依照‘三水统筹’理念进行综合治理的结果。”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所所长赵越说。

一方好水养一方好蟹,对阳澄湖的治理效果,蟹农是看在眼里、乐在心上。“近几年阳澄湖越来越清澈,大闸蟹的品质也越来越好。”阳澄湖周边蟹农说。

搭建平台,集成数据,智能化支撑问题发现、解决

苏州市2000余家重点排污单位、83家城镇污水处理厂、400多个关联入河排污口、80个国省考断面,如何更直观地厘清这些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水处副处长柳奇告诉记者,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深圳博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苏州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支撑平台”上,这些关系一目了然。

记者发现,通过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支撑平台的全景地图,可以轻松找到不同排污口的位置。点击其中一个排污口,系统平台可以显示出该排污口上游涉及的所有排污单位信息,以及下游受纳水体的名称,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受纳水体上下游之间的关联关系非常清楚。

据介绍,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支撑平台接入的数据数量繁多,包括国家排污许可证系统数据,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全市水质自动站、手工断面监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谢阳村告诉记者,平台的亮点并非仅是海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集成庞大数据体系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利用自动化、半自动化分析工具支撑快速研判问题,并利用平台高效完成城镇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水质波动成因分析、城镇污水收集效能评估等工作。同时平台还能够一键生成水质通报、问题研判报告、遥感监测报告等。

记者拿到一份由平台自动生成的2023年第5期水质遥感监测月报,文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2023年5月澄湖流域、阳澄湖流域的总磷浓度情况进行介绍。其中包括总磷浓度高值区域位置,同比2022年5月的浓度变化情况,以及环比2023年4月的浓度变化情况。

此外,数据分析和日常发现的水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交办属地和监督落实,并实时掌握问题解决进度。“一套完整的水生态环境数据集,直接服务于问题的分析与处置,能够极大提升精准治污水平,对苏州市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尤为必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王东说。

过去一年,苏州市80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95%;断面水质Ⅱ类比例达到66.3%,全省最高;太湖湖心区、阳澄湖心2个国考湖泊断面水质实现“水十条”考核以来首次达Ⅲ,取得平原河网区大型湖泊水质达Ⅲ的突破,一幅水城相融、人水和谐的秀美画卷正在苏州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