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水生态系统的数字化转型与高效保护实践

2024-04-17

近日,常州市政府数字化转型特色创新工作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其中,由常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导的“数字技术赋能常州水生态高质量保护”项目荣获殊荣。这个奖项标志着常州市在水生态保护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利用数字技术为水生态的保护与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秉持“生态优先”的立法理念,针对性制定出全国首部《常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这一条例自2023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不仅强化了水生态环境的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治理,还推动了治理方式从传统污染治理向源头监管和系统治理的转变,为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常州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联合共治,构建高质量的“三水统筹”监测新体系,常州市积极汇聚点、面、源在线监测数据,整合共享水利部门对全市山塘水库、河流水系的实时监测水位和预警信息,织密水环境监测网络,高效提升水污染溯源能力,动态掌握各类水资源状况,确保对水质的全面把控,确保生态用水能够满足河流生态健康状态的基本要求,达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太湖治理的成效,常州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太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并建立了“1+8”专项工作机制。这一机制融合多方力量,针对涉磷企业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整治以及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施策。不仅确保了太湖治理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展示了常州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问题一直是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为此,常州市因地制宜的制定了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方案,并建立了在线监管系统,推动“多层数据监管、多跨部门协同、多源问题闭环”,不仅提高了设施的运行效率,也大大提升了水质管理水平。同时,这一举措也为农村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洁、健康的水环境。

除了传统的治理手段,常州市还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通过 “一网统管”平台,整合了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了全面的水环境监测感知体系,涉及水质自动监测站、污染源监控、水生态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水环境的全面感知和精准管理。通过数据的有效归集,不仅助力生态环境智慧监管领域的扩展,支撑了市“常智慧”中城市治理场景的开发,还为溧阳市城市运行中心、市排水管理处、各辖市区水环境平台的业务场景建设提供了数据共享服务。

在太湖治理方面,常州市基于全市2000多条河流及支流支浜的定期监测结果,绘制全域水质污染热力图,构建流域多因素关联的水污染溯源体系。通过水质监测、溯源排查、综合整治和定期评估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治理效率,也确保了治理措施能够精准到位,为太湖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常州市还注重技术创新在环境监管中的应用。通过与本地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新型水质微站应用设备,利用遥感反演技术,监测“两湖”区域的水华状况。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环境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综上所述,“数字技术赋能常州水生态高质量保护”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常州市在水生态保护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成果,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创新机制的建设,常州市将继续探索水生态保护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