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丨义乌开创 “天地车人”非道治理新路径

2021-10-08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的优化调整,非道路移动源排放问题逐渐凸显。 为响应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政策,减少义乌碳排放,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种类繁多、隐蔽性强、流动性大、排放突出等问题,义乌针对性打造“义乌市移动源‘非道码’应用管理平台”,有效控制非道路移动机械(以下简称“非道”)污染排放,实现“精准定位+智慧监管+协同治理”一体化全过程管理闭环,依托数字化改革,走出了一条独具义乌特色的“天地车人”非道治理新路径。

一、“天眼密网”精准定位

2019年开始,义乌市全面推进非道登记编码上牌工作,深入建筑工地、物流园区、机场等场所开展多轮次摸底排查工作,基本摸清非道底数,给移动机械安上“身份证”;2021年,探索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工程机械数字化管理,通过1200余台工程机械的卫星定位安装,实时掌握作业工地位置和运动轨迹,有效解决非道路移动机械隐蔽性强、流动性大无法跟踪的问题。

二、“地区管控”预警研判

建成工程机械排气管理“数字驾驶舱”,应用平台内划定主城区和高排放非道禁用区,根据尾气排放检测结果对非道进行赋码(分红、黄、绿码),创造可视化“作战指挥图”,进入禁用区的黄码非道和义乌市范围内的红码非道即时触发预警,高效监督重点区域内的非道使用情况;对照大气治理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平台互动,通过统计低排区、主城区、全域范围内工程机械的数量,测算区域内非道尾气颗粒物(PM)排放情况,直观研判非道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三、“溯源查车”科学抽测

依托“非道码”应用平台,触发高排放非道预警时可进行线上交办,第一时间安排就近检测机构前往现场进行检测;日常监管过程中,可针对老旧非道、高排放非道、重点监管区域内非道等进行选择并下达检测指令,开展科学抽测。

四、“人技共防”协同治理

建成“一体化协同作战”平台,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的执法职能,落实所属镇街的属地职能,强化建设部门的工地监管责任,多跨协同开展非道尾气监管;增设机主、工地服务端,开展政策法律宣传教育、自主查询赋码信息,引导机主、工地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增加社会参与度和关注度,加速推进形成大气环境携手共治的新局面。

通过以上四大创新,义乌市移动源“非道码”应用管理平台较好地实现了服务引导、智能预警、协同治理、排放管控等目标,有力助推非道领域减污降碳,为“义乌蓝”保驾护航。

文章摘自-生态义务公众号